跨越千里,他们找到了小康答案——兰州新区舟曲避险搬迁群众迎来新生活
2021-12-22 08:48:20 来源: 新华社
图集

     新华社兰州12月21日电 题:跨越千里,他们找到了小康答案——兰州新区舟曲避险搬迁群众迎来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王铭禹、王紫轩

     隆冬时节,秦王川不时卷起阵阵寒风,在兰州新区秦东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排排温室大棚里暖意融融。菌棒上的一朵朵香菇伸展着圆鼓鼓的伞盖,正是收获的时候。

     “伞盖长到3厘米以上就能采摘。”28岁的陈璠萍已经谙熟采菇技巧,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夹起香菇根部,拇指抵住伞盖顺时针旋转,一朵香菇便完好无损地摘了下来。

(海报制作:贾磊、刘欣瑜,新华网甘肃分公司出品)

     陈璠萍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插岗乡亚合村。舟曲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是全国罕见的滑坡、泥石流、崩塌三大地质灾害高发区。2010年8月,当地发生特大暴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年复一年,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的舟曲人总是“睡不了安稳觉”。由于人多地少,陈璠萍一家6口人只有够种口粮的3亩薄田,男人外出打工,女人留守顾家。

     为彻底摆脱连年受灾、重复受灾的困境,甘肃省于今年6月启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决心将灾害多发地群众分批次搬到兰州新区,彻底远离地质灾害。

     兰州新区农投集团土地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此次移民搬迁安置点的承建单位。副总经理晏志青介绍,移民安置点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850套住房,已有7个批次3500多名群众入住新家。未来,这里将落成3223套住房,吸纳2万多名住户。

     听到搬迁的消息,陈璠萍和丈夫很快报了名。今年9月,他们跟随第5批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来到兰州新区,分到了面积96平方米的一套三室一厅住房。政府提供的10万元补助和5万元贴息贷款完全“覆盖”购房成本,他们只需添置些家具就能安心入住。今后,两口子还能承包2亩水浇地。

     陈璠萍正在香菇种植大棚里整理采摘好的香菇。新华社记者 王铭禹 摄

     陈璠萍的家宽敞明亮,屋内通了天然气,一家人再也不用围着烟熏火燎的炉子取暖、做饭了。在老家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父母总算放下心,也不吵着回家了。

     陈璠萍的两个孩子进入兰州新区第二小学学习,来回都有校车接送。在移民点中心位置,一所九年制学校和两所幼儿园即将建成。明年9月,安置点的孩子们就能就近在家门口上学了。

     记者了解,搬来没多久,兰州新区各部门便组织摸排群众就业意向,为搬迁群众提供一整套职业培训计划。

     一个月前,经过培训,陈璠萍成了兰州新区秦东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菌菇采摘工。对于手脚麻利的她来说,这项工作没有太大难度,工资按日结算,每天150元。

     “跨出家门,步入社会,撑起家里的半边天,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都实现了。”陈璠萍说,她的丈夫也在关注新区就业机会,希望找个稳定的好工作。

     往年这个时节,李拾生、王了秀夫妇基本待在舟曲老家“猫冬”。最近几天,他们连续参加培训,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参观了现代农业种植基地、花卉种植基地、鲜切花加工线,一切都很新鲜。”51岁的王了秀说,这些活儿不难,种了半辈子的地,很快就能上手。夫妻俩决定认真参与培训,进入花卉中心工作。

     来自舟曲县的移民正在兰州新区花卉中心接受培训。新华社记者 王铭禹 摄

     不久前,这个移民安置点有了新名字——“新康村”。未来,这里还将迎接来自天水、陇南等地质灾害多发地的搬迁群众。安心、方便,是搬迁群众的共同感受。

     “再也不用操心房子的问题了,交通、看病、孩子上学都方便,我们对以后的新生活充满信心。”陈璠萍说。(完)

责任编辑: 王小华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186681